通用名:苯达莫司汀
商品名:Treanda
全部名称:苯达莫司汀,Treakisym,Belrapzo,Bendeka,Bendamustine,Treanda, BENDIT, Leuben
1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(CLL)
2、非霍奇金淋巴瘤(NHL)
3、多发性骨髓瘤
1、Bendamustine可单独(单药治疗)或与其他药物合用,以不同剂量注入静脉30-60分钟。
2、治疗CLL:100mg/㎡静脉输注,输注时间超过30分钟,第1、2天用药,28天一个疗程,进行6个疗程。
3、治疗NHL:120mg/㎡静脉输注,输注时间应超过60分钟,第1、2天用药,21天为一个疗程,共进行8个疗程。
4、多发性骨髓瘤:1. Bendamustine在第1天、第2天静脉输注120-150 mg/㎡(根据身高和体重)2. 泼尼松(Prednisone)在第1-4天静脉输注60 mg/㎡(根据身高和体重)3. 3周后重复循环至少6次。
>10%:
1、心血管疾病:外周水肿(13%)
2、中枢神经系统:疲劳(9%-57%)、头痛(21%)、头晕(14%)、寒战(6%-14%)、失眠(13%)
3、皮肤疾病:皮疹(8%-16%)
4、内分泌和代谢:体重减轻(7%-18%),脱水(14%)
5、胃肠道:恶心(20%-75%)、呕吐(16%-40%)、腹泻(9%-37%)、便秘(29%)、厌食(23%)、口腔炎(15%;3/4级:<1%)、腹痛(13%)、食欲下降(13%)、消化不良(11%)
6、血液和肿瘤:淋巴细胞减少(68%-99%;3/4级:47%-94%),骨髓抑制(3/4级:98%),白细胞减少(61%-94%;3/4级:28%-56%),血红蛋白减少(88%-89%;3/4级:11%-13%),中性粒细胞减少(75%-86%;3/4级:43%-60%),血小板减少(77%-86%;3/4级:11%-25%)
7、肝脏:血清胆红素升高(34%)
8、神经肌肉和骨骼:背痛(14%),乏力(8%-11%)
9、呼吸系统:咳嗽(4%-22%),呼吸困难(16%)
10、其他:发烧(24%-34%)
1% -10%:
1、心血管疾病:心跳过快(7%)、胸痛(6%)、低血压(6%)、高血压加重(3%)
2、中枢神经系统:焦虑(8%)、抑郁(6%)、疼痛(6%)
3、皮肤疾病:瘙痒(5%-6%)、多汗症(5%)、盗汗(5%)、干皮病(5%)
4、内分泌和代谢:低钾血症(9%)、高尿酸血症(7%)、高血糖(3/4级:3%)、低钙血症(3/4级:2%)、低钠血症(3/4级:2%)
5、胃肠道:胃食管反流病(10%),口干症(9%),食欲不振(7%),口腔念珠菌病(6%),腹胀(5%),上腹疼痛(5%)
6、泌尿生殖系统:泌尿系感染(10%)
7、血液和肿瘤: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(3/4级:6%)
8、肝: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(3/4级:3%),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(3/4级:1%)
9、超敏反应:过敏反应(5%)
10、感染:带状疱疹感染(10%),感染(6%),单纯疱疹感染(3%)
11、局部反应:输液部位疼痛(6%),导管疼痛(5%)
12、神经肌肉和骨骼:关节痛(6%),肢体疼痛(5%),骨痛(5%)
13、肾脏:血清肌酐升高(3/4级:2%)
14、呼吸系统:上呼吸道感染(10%)、鼻窦炎(9%)、咽喉痛(8%)、肺炎(8%)、鼻咽炎(6%-7%)、鼻充血(5%)、喘息(5%)
15、未定义频率:
16、中枢神经系统:嗜睡、不适
17、皮肤疾病:皮炎,皮肤坏死
18、胃肠道:粘膜炎
19、血液与肿瘤:溶血
<1%:
上市后或病例报告:
1、急性肾功能衰竭、过敏性休克、过敏性反应
2、房颤、支气管癌、大疱性皮疹、心力衰竭
3、皮肤病反应(毒性)、DRESS 综合征、红斑
4、外渗性损伤、肝炎、肝毒性、注射部位反应
5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,骨髓性白血病(急性)、心肌梗死、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败血症
对苯达莫司汀或制剂中任何成分过敏者。
1、骨髓抑制:骨髓抑制(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和贫血)是一种常见的毒性反应;可能需要延迟治疗或减少剂量;经常监测血细胞计数(最低点通常发生在治疗的第三周)。据报道,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并发症,有一些是致命的。在循环开始前,ANC应恢复到≥1000/mm³,血小板应恢复到≥75000/mm³。
2、皮肤毒性:已报告严重和致命的皮肤毒性,包括史蒂文斯-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、大疱性皮疹和皮疹。单药治疗以及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治疗后,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皮肤反应或恶化。同时使用别嘌呤醇和其他已知会引起皮肤毒性的药物,会增加严重皮肤毒性的风险。密切监测皮肤毒性。对于严重或进行性皮肤反应,停止治疗。
3、外渗: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刺激性物质;确保在输液之前和输液过程中正确放置针头或导管;避免外渗。外渗后会出现红斑,明显肿胀或疼痛等。
4、胃肠道毒性:苯达莫司汀与中度呕吐相关;建议使用止吐药以防止恶心和呕吐。
5、肝毒性:已报告严重和致命的肝损伤病例,通常在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内。一些患者的混杂因素包括联合治疗、进展性疾病或乙肝再激活。监测肝功能。
6、过敏或输液反应: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发冷、发烧、瘙痒和皮疹。
7、低钾血症:已报告有低钾血症;密切监测心脏病患者的钾。
8、继发性恶性肿瘤: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的患者中已经报道了恶性肿瘤(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骨髓增生异常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支气管癌)和癌前病变的病例。
9、溶瘤综合征:可致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,需对该症状有预见性并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。
10、胎儿毒性:根据作用机理和动物繁殖研究的数据,子宫内接触苯达莫司汀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。
储存温度不超过30℃,避光保存。
苯达莫司汀(Bendamustine)是一种双功能基烷化剂,具有抗肿瘤和杀细胞作用。本品的抗肿瘤和杀细胞作用主要机理为DNA单链和双链通过烷化作用交联,这打乱了DNA的功能和DNA的合成,也会使DNA和蛋白之间,以及蛋白和蛋白之间产生交联,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。
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于2008年批准了苯达莫司汀用于治疗CLL和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。目前该药在德国、奥地利、比利时、丹麦、芬兰、法国、爱尔兰、意大利、卢森堡公国、挪威、波兰、西班牙和英国获准用于CLL、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。
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纳入78例复发难治CLL患者,其中包括22例氟达拉滨耐药患者和14例17p缺失患者,给予苯达莫司汀+利妥昔单抗方案(BR方案)(苯达莫司汀剂量为70 mg/m 2 ×2d)治疗。
结果显示总反应率(ORR)为59.0%,其中氟达拉滨耐药患者的ORR为45.4%,氟达拉滨敏感患者的ORR为60.5%;11q缺失、第12染色体三体、17p缺失和无IGHV突变患者的ORR分别为92.3%、100.0%、7.1%和58.7%;中位无进展生存(PFS)时间为14.7个月;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为12.8%;3~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3.1%、28.2%和16.6%。
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纳入230例复发难治iNHL和MCL患者,随机给予BR方案(苯达莫司汀剂量为90 mg/m 2 ×2d)或氟达拉滨+利妥昔单抗(FR)方案治疗。
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ORR分别为82%和51%,CR率分别为40%和17%,中位OS时间分别为109.7、49.1个月,中位PFS时间分别为34.2、11.7个月,其中MCL患者分别为17.6、4.7个月,滤泡性淋巴瘤(FL)患者分别为54.5、22.9个月,SLL患者分别为69.2、9.9个月。
完整说明书详见:https://nctr-crs.fda.gov/fdalabel/services/spl/set-ids/39d53698-57fa-7c99-fc5b-f52a55684826/spl-doc?hl=Bendamustine
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(FDA)于2008年批准了苯达莫司汀用于治疗CLL和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。目前该药在德国、奥地利、比利时、丹麦、芬兰、法国、爱尔兰、意大利、卢森堡公国、挪威、波兰、西班牙和英国获准用于CLL、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。
一项Ⅱ期临床试验纳入78例复发难治CLL患者,其中包括22例氟达拉滨耐药患者和14例17p缺失患者,给予苯达莫司汀+利妥昔单抗方案(BR方案)(苯达莫司汀剂量为70 mg/m 2 ×2d)治疗。
结果显示总反应率(ORR)为59.0%,其中氟达拉滨耐药患者的ORR为45.4%,氟达拉滨敏感患者的ORR为60.5%;11q缺失、第12染色体三体、17p缺失和无IGHV突变患者的ORR分别为92.3%、100.0%、7.1%和58.7%;中位无进展生存(PFS)时间为14.7个月;严重感染的发生率为12.8%;3~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和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3.1%、28.2%和16.6%。
一项Ⅲ期临床试验纳入230例复发难治iNHL和MCL患者,随机给予BR方案(苯达莫司汀剂量为90 mg/m 2 ×2d)或氟达拉滨+利妥昔单抗(FR)方案治疗。
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ORR分别为82%和51%,CR率分别为40%和17%,中位OS时间分别为109.7、49.1个月,中位PFS时间分别为34.2、11.7个月,其中MCL患者分别为17.6、4.7个月,滤泡性淋巴瘤(FL)患者分别为54.5、22.9个月,SLL患者分别为69.2、9.9个月。
Bendamustine可单独(单药治疗)或与其他药物合用,以不同剂量注入静脉30-60分钟。
1、治疗CLL:100mg/㎡静脉输注,输注时间超过30分钟,第1、2天用药,28天一个疗程,进行6个疗程。
2、治疗NHL:120mg/㎡静脉输注,输注时间应超过60分钟,第1、2天用药,21天为一个疗程,共进行8个疗程。
3、多发性骨髓瘤:1. Bendamustine在第1天、第2天静脉输注120-150 mg/㎡(根据身高和体重)2. 泼尼松(Prednisone)在第1-4天静脉输注60 mg/㎡(根据身高和体重)3. 3周后重复循环至少6次。
>10%:
1、心血管疾病:外周水肿(13%)
2、中枢神经系统:疲劳(9%-57%)、头痛(21%)、头晕(14%)、寒战(6%-14%)、失眠(13%)
3、皮肤疾病:皮疹(8%-16%)
4、内分泌和代谢:体重减轻(7%-18%),脱水(14%)
5、胃肠道:恶心(20%-75%)、呕吐(16%-40%)、腹泻(9%-37%)、便秘(29%)、厌食(23%)、口腔炎(15%;3/4级:<1%)、腹痛(13%)、食欲下降(13%)、消化不良(11%)
6、血液和肿瘤:淋巴细胞减少(68%-99%;3/4级:47%-94%),骨髓抑制(3/4级:98%),白细胞减少(61%-94%;3/4级:28%-56%),血红蛋白减少(88%-89%;3/4级:11%-13%),中性粒细胞减少(75%-86%;3/4级:43%-60%),血小板减少(77%-86%;3/4级:11%-25%)
7、肝脏:血清胆红素升高(34%)
8、神经肌肉和骨骼:背痛(14%),乏力(8%-11%)
9、呼吸系统:咳嗽(4%-22%),呼吸困难(16%)
10、其他:发烧(24%-34%)
1% -10%:
1、心血管疾病:心跳过快(7%)、胸痛(6%)、低血压(6%)、高血压加重(3%)
2、中枢神经系统:焦虑(8%)、抑郁(6%)、疼痛(6%)
3、皮肤疾病:瘙痒(5%-6%)、多汗症(5%)、盗汗(5%)、干皮病(5%)
4、内分泌和代谢:低钾血症(9%)、高尿酸血症(7%)、高血糖(3/4级:3%)、低钙血症(3/4级:2%)、低钠血症(3/4级:2%)
5、胃肠道:胃食管反流病(10%),口干症(9%),食欲不振(7%),口腔念珠菌病(6%),腹胀(5%),上腹疼痛(5%)
6、泌尿生殖系统:泌尿系感染(10%)
7、血液和肿瘤: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(3/4级:6%)
8、肝: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升高(3/4级:3%),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(3/4级:1%)
9、超敏反应:过敏反应(5%)
10、感染:带状疱疹感染(10%),感染(6%),单纯疱疹感染(3%)
11、局部反应:输液部位疼痛(6%),导管疼痛(5%)
12、神经肌肉和骨骼:关节痛(6%),肢体疼痛(5%),骨痛(5%)
13、肾脏:血清肌酐升高(3/4级:2%)
14、呼吸系统:上呼吸道感染(10%)、鼻窦炎(9%)、咽喉痛(8%)、肺炎(8%)、鼻咽炎(6%-7%)、鼻充血(5%)、喘息(5%)
15、未定义频率:
16、中枢神经系统:嗜睡、不适
17、皮肤疾病:皮炎,皮肤坏死
18、胃肠道:粘膜炎
19、血液与肿瘤:溶血
<1%:
上市后或病例报告:
1、急性肾功能衰竭、过敏性休克、过敏性反应
2、房颤、支气管癌、大疱性皮疹、心力衰竭
3、皮肤病反应(毒性)、DRESS 综合征、红斑
4、外渗性损伤、肝炎、肝毒性、注射部位反应
5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,骨髓性白血病(急性)、心肌梗死、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败血症
1、骨髓抑制:骨髓抑制(中性粒细胞减少、血小板减少和贫血)是一种常见的毒性反应;可能需要延迟治疗或减少剂量;经常监测血细胞计数(最低点通常发生在治疗的第三周)。据报道,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严重血小板减少症引起的并发症,有一些是致命的。在循环开始前,ANC应恢复到≥1000/mm³,血小板应恢复到≥75000/mm³。
2、皮肤毒性:已报告严重和致命的皮肤毒性,包括史蒂文斯-约翰逊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的药物反应、大疱性皮疹和皮疹。单药治疗以及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治疗后,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皮肤反应或恶化。同时使用别嘌呤醇和其他已知会引起皮肤毒性的药物,会增加严重皮肤毒性的风险。密切监测皮肤毒性。对于严重或进行性皮肤反应,停止治疗。
3、外渗: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刺激性物质;确保在输液之前和输液过程中正确放置针头或导管;避免外渗。外渗后会出现红斑,明显肿胀或疼痛等。
4、胃肠道毒性:苯达莫司汀与中度呕吐相关;建议使用止吐药以防止恶心和呕吐。
5、肝毒性:已报告严重和致命的肝损伤病例,通常在开始治疗的前3个月内。一些患者的混杂因素包括联合治疗、进展性疾病或乙肝再激活。监测肝功能。
6、过敏或输液反应:常见的输液反应包括发冷、发烧、瘙痒和皮疹。
7、低钾血症:已报告有低钾血症;密切监测心脏病患者的钾。
8、继发性恶性肿瘤: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的患者中已经报道了恶性肿瘤(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、骨髓增生异常、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支气管癌)和癌前病变的病例。
9、溶瘤综合征:可致急性肾衰竭甚至死亡,需对该症状有预见性并且给予对症支持治疗。
10、胎儿毒性:根据作用机理和动物繁殖研究的数据,子宫内接触苯达莫司汀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。
阿霉素(adriamycin)
表阿霉素(Epirubicin)
卡瑞利珠单抗(Camrelizumab)
米托蒽醌(Mitoxantrone)
依托泊苷注射剂